(導讀:王健林書畫收藏規模已達百億。王健林曾經公開說,他的書畫收藏增值1000倍。王健林百億級收藏帝國的幕后操縱推手萬達玥寶齋大掌門,大藏家郭慶祥。)
我買的書畫升值1000倍!王健林百億收藏的幕后推手!
主持人:我們這位網友,他想問您,有做博物館的計劃,您目前的進度是怎么樣?因為上周您的團隊在佳士得紐約的拍場花了一億人民幣買了畢加索的名畫,應該叫兩個小孩,當時也是引起了轟動,這方面您的計劃是什么?
王健林:我們早就有做博物館的計劃了,我們在大連競爭了美術館那塊地,掛牌美術館那塊地,但是比較遺憾的是,這個地上有一條鐵路線,政府掛牌說這個鐵路線一年之內就得拆除,到現在這個鐵路線沒有拆除,所以這個樓也建不了,他這個鐵路線正好從地中間走,我怎么都沒法干,當初在掛牌的時候我們來做美術館,如果哪個鐵路線弄走也許我們第一個美術館已經誕生了,我們設計都已經搞完了。大連搞了一個。
北京還想在建一個美術館,因為萬達一個非常大的特點,應該是中國民間最大的收藏企業,現在我們有一千多幅近現代的名畫,因為我給自己定位,其實拍這個畢加索的畫,事先我還真是不太清楚。
主持人:不是你的指示,我一定要這個畫,一定給我拿回來,不管多貴,我都要。
王健林:下面這個人跟我一個副總裁請示后,我還真是事后才知道,因為我的愛好是中國式的,我是喜歡中國畫,而且定位在近現代,主要近現代可以鑒定,清以前的畫是很看鑒定的,從這個角度出發,所以我收了很多,還有很多海外回流回來了,現在都是放在我保險柜里面,你說多可惜,我把他展出來,美院的老師們、學生們,包括愛好者們都可以去看,我是一直有這個想法,只是北京拿地比較困難。而且我跟誰一談,我說要做美術館,別做,那不賺錢,那就算了,這個地到現在沒落實,但是我相信藝術總會找到市場,或者我北京某一個,在開比較大的地的時候,或者我在北京做文化旅游區的時候,我這個愿望總是會落定的。
(王健林:收藏是我人生最成功的投資,藏品增值1000倍)
主持人:您的那些個人的藏品應該都已經升值很多了,這個投資本身應該挺賺錢的。
王健林:這個投資是我人生當中最成功的投資,現在我的收藏至少,平均起來至少增值一千倍。
主持人:一千倍?!
王健林:至少。至少一千倍。
當年一萬塊錢的畫,現在一千萬是沒問題的,很簡單,比方說市場中我是吳冠中最大收藏家,我有七十多幅吳冠中的畫,吳先生一生這個人畫畫很少,一生就畫了一千來張畫,基本在海外,國內很少,而且他的大畫,他一共一生就畫了四張,我現在有三張,他的很大的畫當中我也有很多東西。
因為當時對他認識比較早,我覺得他是創新,市場上不接受他,認為他的畫不中不西,后來慢慢被市場接受,你像他的畫,我們收藏價值,前期買花了一起就幾千萬,現在這70多幅畫值多少錢?幾十億,還有很多很多。
主持人:這些你會賣嗎?
王健林:不會賣,永遠不會賣,你像我收的一張畫,傅抱石的第一代表作品叫《龍盤虎踞圖》,當年傅先生夫人,他的家族八百萬賣給我,但是那時候錢不太夠,92年錢不太多,我就說分兩年付清,結果后來他們覺得不能忍受,我時間太長了,過了半年,給我商量減150萬,改成650萬,一次給我錢得了,這個畫值多少錢?現在這個畫市場上我估計至少數億,或是一兩億,這張畫如果在市場上出現應該是幾個億的問題,為什么?這張畫在十五年前長石、中信,都分別找過我,都出了兩億多價錢,十幾年前出了兩億多價錢,說就要這張畫,我都沒有給。
主持人:最終你也不賣,你打算怎么。
王健林:將來這就是,當然最初期這收藏行為是個人的愛好,慢慢慢慢覺得,有一定的地位以后就覺得應該把他當成一個事業來追求,請一些專家來梳理變成比方列多少個人物,有代表性的人物多少,100多位,每個人是不是都應該有他的,比方說五到十張畫,他的成功的山水的還是人物的,現在變成一個事業。
來源:《中財網》
王健林百億收藏的幕后推手!
1999年11月26日下午,北京昆侖飯店二樓大宴會廳座無虛席,中國嘉德99秋季拍賣會中國書畫專場在這里舉行。和往常一樣,廳內云集八方來客,海內外中國書畫收藏領域頂尖人物在這里頻頻過招。
當拍賣進行至如上這件李可染《萬山紅遍》時,場上倏地靜了下來。這張不足三平方尺的作品,為大師盛年期代表作,也是整場拍賣重中之重。
大拍現場,該作以90萬元起拍,最終,這件2.8平尺的李可染山水畫卷一舉奪魁,由臺灣藏家林百里,以 407萬元高價收入囊中。如此成交,比拍前預估翻了近4倍,創下當時李可染作品拍賣最高價位,也刷新了中國畫單平尺最高價位,震動整個書畫界及拍賣市場。
重磅落槌瞬間,就在所有人都在掌上雷鳴,歡呼雀躍時,只有一人捶胸頓足,暗自神傷,卻也悔之晚矣,于事無補。
這個人是誰?他為何悔之莫及呢?
說來這背后的緣由不能太扎心!因為就是這件紅透的李可染大作,就是他親自“放走”的!我們來還原下整件事情始末:
說1998年,李可染的夫人鄒佩珠因籌備“李可染基金會”缺少資金,欲把李可染一件壓箱底的《萬山紅遍》,以100萬元價格賣給他。
可當他仔細端詳后,考慮到畫作本身尺幅不大,而且又是直接出自家屬手中,他的心理價位,只給出了80萬,當然,這與李可染夫人所要求的100萬有一定差距。而那個年代,20萬顯然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就這樣,琢磨再三,他還是沒有下手。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年,李可染基金會將此幅畫作,委托于中國嘉德拍賣后,當場便以407萬元成交。100萬他沒有買,407萬在拍場爭相大搶,對他來說,一年妥妥“損失”300萬,如果考慮后面的增幅,那是億元級體量,這誰等頂得住啊?
而更讓他自己覺得無法釋懷的是,時隔一年后,他又再次與李可染成功錯過!
那是2000年,李可染另一幅尺幅較小的《萬山紅遍》在北京榮寶上拍,此時的經濟危機余波未平,但此作出現于拍場,仍然得到多位買家激烈競投,最終價格一路飆升,以 501.6萬元驚人成交價,再度創新紀錄,使李可染作品的拍賣價和中國畫單平尺價又創新高。
這件作品的競買者,不巧又是臺灣大買家林百里,而從這里開始,李可染和他的《萬山紅遍》,成為收藏界熱門話題,并和其他書畫頂級大師一起,帶動整個藝術市場,迅速走向復興。
如此有紀念意義有代表性的拍賣和作品,這位大買家接連兩次,眼睜睜看它溜走,這位主動放走大漏的主兒,到底是誰呢?說出來大家可能難以置信,他就是萬達百億級“收藏帝國”的幕后操縱推手——萬達玥寶齋大掌門,大藏家郭慶祥先生。
常年浸淫拍場,喜歡玩兒收藏的人知道,這位“大連郭”在業內堪稱傳奇式人物,在香港、臺灣、新加坡,他被視作中國大陸最具實力的藏家;在內地,包括嘉德、翰海等各大拍賣公司,他被奉為座上賓,而這其中的原因只有一個:在拍場上,他常常是出價最高的競投者。
更厲害的是,他屢屢以高價買入的作品,還能以更高價位釋出,甚至帶動一股收藏風。
比如現在炙手可熱的吳冠中,藏下一張就可以說已經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大家猜猜看,在他的萬達收藏帝國版圖里,藏有多少大師真跡?
說出來大家也不要太羨慕,也就僅僅70幅!而且這還是截止2003年的存量,為此,萬達還曾特在巴黎、北京為大師舉辦尋回展。后來還有香港富商找上門,想買吳冠中的一件重要代表作,開價兩個多億,如果當時出手的話,僅9年時間,萬達就可以凈賺2億。
當然,壕如中國首富萬達,也是超級藏家的王健林大BOSS,在2億面前,是絲毫不為心之所動的,所以,至今要論收藏吳冠中,最全最多、質量最上乘的地方,還是非萬達莫屬。
再看當下,從內地到香港,吳冠中身價飛升速度早已超凡入天,有業內人甚至聲稱,是萬達捧紅了吳冠中。而回過頭來說,這一海量收藏和超前藝術投資,不得不佩服的還是萬達收藏帝國背后,那個軍師級人物郭大俠。
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郭慶祥先生第一個下手時,吳冠中還是一個有巨大爭議的畫家,但他并沒有人云亦云,而是另辟蹊徑,不斷的去查閱思考吳冠中的藝術人生,從學術價值上尋找先生之風,找到認同,然后下手為強,最終得以占領市場至高點。
同時,1992年,萬達即使分期付款,也要拿下800萬的傅抱石的代表作《龍盤虎踞》,今天這件巨制,保守估計已達數億。
2013年,萬達以2820萬美元買下畢加索的名畫《兩個小孩》;2015年5月,在紐約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上,萬達再以1.72億人民幣,成功將莫奈佳作《睡蓮池與玫瑰》收入囊中。
我們從這簡單幾例買買買可以看出,大藏家下手從不含糊。但也就是這位在藝術品市場摸爬滾打多年,在收藏上獨具慧眼的大藏家,卻在李可染這里連續兩次失手,也是因為這段兒,十余年過去之后,每談及此,郭慶祥先生仍念念不忘,并自稱那是他收藏生涯中的大遺憾。
后來由此他還特別總結了經驗教訓,他說:“收藏,不僅要對藝術品市場具有科學預見性,此外就是在機遇面前不能猶豫。與李可染《萬山紅遍》兩次失之交臂,說明我對李可染這幅作品缺乏預見性,同時顧慮太多,《萬山紅遍》是李可染創作生涯中的特殊題材,當時幾百萬大家認為已是天價,我相信現在拿出來依然會拍出天價,何況它的價格掌握在擁有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