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國文聯深化改革方案精神,堅持文藝發展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努力構建“和諧、繁榮、創新、有為”的當代書壇,促進書法事業的全面繁榮與可持續發展,按照中國文聯的要求,根據《中國書法家協會章程》,結合書法界實際發展需要,中國書法家協會制訂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委員會調整增補標準和原則》,對原六屆委員會所設機構和組成人員進行了調整。
為使第七屆委員會更好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本次委員會機構調整和委員遴選,秉持以下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強化專業性,注重實績、書家公認原則;堅持以實際工作需要為出發點,突出崗位需要和職責;保持工作延續性,做到穩中求進,適度精簡機構和人員;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優中選優,適當考慮全局均衡;樹立面向基層的導向,扶植基層人才;堅持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團集體決策,做到程序科學、民主、嚴謹,杜絕個人操作。中國書協機關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在委員會中不兼職。
調整后的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委員會共設立13個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篆書委員會、隸書委員會、楷書委員會、行書委員會、草書委員會、篆刻委員會、刻字硬筆委員會、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書法教育委員會、新聞出版傳媒委員會、女書法家委員會、國際交流委員會。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委員會機構和人員組成,經七屆四次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并聽取了各團體會員意見,現予公布。
一、學術委員會
加強書學研究和學術引領,推動各類書法學術活動的深入開展;倡導健康書法批評,為當代書法發展提供理論支持;配合中國書協舉辦的重大書法展事,承擔學術跟進、研究和推介等工作;發現培養青年書法理論人才,擴大學術研究隊伍;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推動書法行業全面綜合學養提高;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學術研究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陳振濂
副主任:劉 恒 朱以撒 張天弓 方愛龍
秘書長:葉培貴
委員名單(23人)
王偉林(江蘇) 王曉光(上海) 方愛龍(浙江) 葉鵬飛(江蘇) 葉培貴(北京) 朱以撒(福建) 劉宗超(河北) 劉 恒(中直) 祁小春(廣東) 李 一(中直) 張天弓(湖北) 張 辛(北京)張金梁(吉林) 陸明君(中直) 陳志平(廣東) 陳振濂(浙江)鄭訓佐(山東) 胡傳海(上海) 姜壽田(河南) 姚國瑾(山西) 黃君(江西) 曹 建(重慶) 賴 非(山東)
二、篆書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篆書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篆書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古代篆書藝術規律,研析當代篆書創作發展現狀,引導篆書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篆書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篆書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包俊宜
副主任:許雄志 高慶春
秘書長:戴 文
委員名單(18人)
仇高馳(江蘇) 包俊宜(貴州) 劉德宏(廣西) 劉顏濤(河南)許雄志(河南) 冷 旭(遼寧) 陳大中(浙江) 邵佩英(天津)祝洪新(吉林) 趙山亭(甘肅) 倪和軍(山東) 高慶春(中直) 高國慶(黑龍江)鑄 公(湖北) 傅亞成(河北) 蒯 憲(山東) 戴 文(重慶) 魏兵然(河北)
三、隸書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隸書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隸書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古代隸書藝術規律,研析當代隸書創作發展現狀,引導隸書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隸書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隸書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張建會
副主任:鮑賢倫 劉文華 張 繼
秘書長:韓少輝
委員名單(18人)
王亞洲(安徽) 王增軍(河北) 馮印強(內蒙古)劉文華(北京)羊曉君(浙江) 李守銀(江蘇) 吳振鋒(陜西) 何來勝(浙江) 張建會(天津) 張 繼(解放軍)季 平(解放軍)趙廣平(河北) 耿自禮(河南) 錢松君(黑龍江)崔勝輝(中直) 韓少輝(山西) 鮑賢倫(浙江) 蔡興洲(黑龍江)
四、楷書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楷書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楷書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古代楷書藝術規律,研析當代楷書創作發展現狀,引導楷書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楷書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楷書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顧亞龍
副主任:楊明臣 吳 行 管 峻
秘書長:李 嘯
委員名單(27人)
王登科(遼寧) 云 平(河南) 卞葆彤(山東) 白 砥(浙江) 曲慶偉(黑龍江)劉燦銘(江蘇) 李小如(廣東) 李文崗(重慶) 李國勝(河北) 李 明(安徽) 李 嘯(江蘇) 楊西湖(浙江) 楊明臣(解放軍)楊耀揚(上海) 吳 行(河南) 宋旭安(吉林) 張 宇(安徽) 張羽翔(廣西) 張志慶(河北) 張維忠(解放軍) 鄭歌平(寧夏) 胡立民(河北) 洪厚甜(四川) 吳慶東(黑龍江) 袁 波(中直) 顧亞龍(山東) 管 峻(中直)
五、行書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行書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行書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古代行書藝術規律,研析當代行書創作發展現狀,引導行書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行書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行書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吳東民
副主任:王學嶺 趙雁君 胡崇煒 漆 鋼
秘書長:劉月卯
委員名單(35人)
于明詮(山東) 王衛軍(江蘇) 王學嶺(解放軍)王忠勇(廣東) 王金泉(安徽) 方建光(山東) 龍開勝(解放軍)代 躍(四川) 朱 敏(江蘇) 劉云鵬(安徽) 劉月卯(河北) 劉京聞(河北) 劉新德(云南) 米 鬧(河南) 李有來(解放軍)李遠東(廣東) 吳東民(海南) 張衛東(上海) 張世剛(遼寧) 張勝偉(陜西) 陳忠康(中直) 陳勝凱(福建) 范 碩(河北) 趙雁君(浙江) 胡崇煒(遼寧) 柯云瀚(福建) 施恩波(遼寧) 夏奇星(湖北) 徐 海(中直) 蔣樂志(山東) 韓戾軍(吉林) 遆高亮(陜西) 謝少承(解放軍)漆 鋼(重慶) 薛養賢(陜西)
六、草書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草書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草書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古代草書藝術規律,研析當代草書創作發展現狀,引導草書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草書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草書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劉洪彪
副主任:張旭光 徐利明 陳加林
秘書長:李木教
委員名單(28人)
丁申陽(上海) 王乃勇(河南) 王大禾(浙江) 王厚祥(河北)甘中流(北京) 呂金光(四川) 喬堃龍(重慶) 劉宏衛(遼寧)劉洪彪(解放軍)宇文家林(江蘇)蘇延軍(吉林) 李木教(福建)李洪義(寧夏) 何開鑫(四川) 汪永江(浙江) 張旭光(中直)張建才(河南) 陳加林(貴州) 陳海良(中直) 陳新亞(湖北)陳羲明(湖南) 林景輝(福建) 周劍初(解放軍)鄭慶偉(河南)趙長剛(山東) 趙社英(山西) 徐利明(江蘇) 嵇小軍(山東)
七、篆刻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篆刻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篆刻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古代篆刻藝術規律,研析當代篆刻創作發展現狀,引導篆刻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篆刻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篆刻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王 丹
副主任:祝遂之 徐正濂 崔志強
秘書長:朱培爾
委員名單(25人)
王 丹(遼寧) 王 晨(河南) 王 集(湖南) 甘海民(遼寧)朱培爾(中直) 劉永清(河北) 劉彥湖(中直) 劉洪洋(天津) 孫慰祖(上海) 蘇金海(江蘇) 張公者(北京) 張 威(遼寧)陳 靖(山東) 范正紅(山東) 周 斌(河南) 祝遂之(浙江)徐正濂(上海) 郭 強(四川) 崔志強(中直) 朝洛蒙(內蒙古) 傅 舟(重慶) 謝欽銘(福建) 戴 武(安徽) 鞠稚儒(廣東) 魏 杰(陜西)
八、刻字硬筆委員會
堅持“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推動刻字與硬筆業界積極開展活動,把創作優秀刻字與硬筆作品作為中心任務;深入研究刻字與硬筆藝術規律,研析當代刻字與硬筆創作發展現狀,引導刻字與硬筆創作繁榮發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凝聚各類人才,推動刻字與硬筆創作;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其他相關工作;撰寫刻字與硬筆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宋華平
副主任:王志安 李勝洪 羅 楊 丁 謙
刻字藝術部
秘書長:沈巖松
委員名單(19人)
于 寧(湖北) 王志安(解放軍)王步強(山東) 孫璘(江蘇)李文寶(黑龍江)李勝洪(中直) 汪德龍(解放軍)沈巖松(浙江) 宋華平(河南) 張廣金(天津) 陳 輝(安徽) 陳洪(海南) 胡金來(山西) 鐘顯金(四川) 洪順章(福建) 崔寶堂(陜西) 竇維春(上海) 蔡勁松(福建) 熊潔英(遼寧)
硬筆藝術部
秘書長:張華慶
委員名單(18人)
丁謙(解放軍)丁永康(北京) 勾雨風(遼寧) 孔小平(湖南)朱從凱(云南) 劉銀安(寧夏) 李 冰(遼寧) 李培雋(中直)吳永雄(海南) 何勝江(甘肅) 張華慶(遼寧) 陸維中(上海)羅 楊(中直) 姚建杭(浙江) 賈 徽(河北) 高寶玉(北京) 頡 林(山西) 戴永芳(新疆)
九、書法教育委員會
承擔學科建設責能,推動書法行業全面發展;研究書法教育規律,促進書法普及與推廣;協助組織“中國書法公益流動大講堂”“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等重點書法教育工程的全面實施。協助組織策劃全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大學生書法展;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推動書法作者全面綜合素養提高等;撰寫書法教育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翟萬益
副主任:曾來德 王岳川 陳中浙 陳扶軍
秘書長:于唯德
委員名單(39人)
于茂陽(山東) 于唯德(陜西) 王岳川(中直) 王繼安(江蘇) 王 強(中直) 仇必鰲(河北) 鄧寶劍(中直) 任 平(中直) 向 彬(湖南) 劉鎖祥(山西) 齊作聲(遼寧) 閉理書(廣西) 成聯方(云南) 沈 浩(浙江) 沈 偉(浙江) 李 放(河南)楊廣馨(北京) 楊寶林(遼寧) 張志和(中直) 張其鳳(江蘇) 張樹天(內蒙古)陳中浙(中直) 陳扶軍(解放軍)金丹(江蘇) 周德聰(湖北) 孟慶星(湖北) 趙振乾(河南) 胡 濱(北京)胡湛(河北) 秦理斌(甘肅) 黃承利(海南) 梅墨生(中直) 崔樹強(上海) 寇學臣(河北) 韓順任(江西) 喻建十(天津) 曾來德(中直) 靳 永(山東) 翟萬益(甘肅)
十、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
積極推動書法界行風建設,引導廣大書法工作者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恪守書法行業守則;強化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行業維權,增強行業影響力和凝聚力;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延伸服務手臂;參與組織中國書協舉辦的大型主題性活動與各種公益活動;撰寫書法行業建設年度發展報告。
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委員下設: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部、志愿服務工作部、維權工作部、發展工作部、老書法家工作部、青少年工作部、新文藝群體工作部。
主 任:劉金凱
副主任:鄢福初 張坤山 于恩東 石躍峰 林濤 孫峰
(一)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部
團結、引領廣大書法工作者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秉持高尚的職業操守;堅守藝術理想,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協會各類獎項評審、會員管理等工作,總結推廣書法界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思路、辦法,探索建立追求德藝雙馨的激勵機制;參與組織相關活動。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盧中南
副秘書長:張銅彥
委員名單(11人)
王慶元(青海) 盧中南(解放軍)朱守道(中直) 劉金凱(河北)李志順(新疆) 楊雙舉(西藏) 張桂光(廣東) 張銅彥(金融)鄭小成(解放軍)宗家順(中直) 徐本一(湖北)
(二)志愿服務工作部
圍繞中國書協中心工作,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推動書法志愿服務常態化、規范化發展;針對中西部少數民族、邊疆地區、革命老區等地需求,開展多形式書法公益活動,提高基層書法工作者創作水平;發揮組織、團結、服務、引領作用,促進基層書法事業發展;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吳震啟
副秘書長:孟鴻聲 李志強
委員名單(21人)
馬 亞(江蘇) 王永昌(福建) 牛 彤(中直) 方玉杰(公安) 邊 羅(西藏) 孫佩杰(電力) 孫朝軍(兵團) 蘇文殷(海南) 李志強(鐵路) 肖文飛(中直) 吳震啟(中直) 陳勝華(江西) 孟鴻聲(山東) 胡立偉(湖南) 姜寶平(河南) 倪進祥(解放軍) 高軍法(解放軍)郭堂貴(貴州) 盛 軍(煤礦) 梁能偉(內蒙古) 鄢福初(湖南)
(三)維權工作部
通過維權宣傳與培訓,提高會員法律意識,熟悉維權相關業務知識;及時了解書法界維權動態,履行維權服務職能;加強與國家相關部門的聯系與協調,提高書法維權服務水平。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吳占良
副秘書長:李 力
委員名單(19人)
于欽彥(山東) 方松峰(福建) 包國慶(內蒙古)劉 成(吉林)劉廣文(湖南) 劉永澤(湖北) 李維力(貴州) 李力(內蒙古)楊夢龍(貴州) 吳占良(河北) 張山 (陜西) 張坤山(解放軍) 張劍鋒(河南) 陳永革(甘肅) 金運昌(中直) 宣家鑫(上海) 董文廣(遼寧) 戴小京(上海) 魏沁(寧夏
(四)發展工作部
關注現代環境下,書法藝術事業發展新問題;積極開展書法推廣活動,搭建書法社會服務平臺;擴大聯系和服務面,改進和豐富服務方式;探索不同體制條件下,不同書法群體工作新思路;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石 力
副秘書長:楊昌剛 邵志軍
委員名單(16人)
于恩東(石油) 王 瑞(山東) 石 力(青海) 史星文(陜西)宋 琰(寧夏) 李士杰(安徽) 李勁松(湖北) 李濟時(吉林) 邵志軍(中直) 楊昌剛(貴州) 林 嶠(四川) 拉巴次仁(西藏)凌 斌(安徽) 郭 強(青海) 謝安鈞(河南) 顏奕端(廣東)
(五)老書法家工作部
服務老年書法群體,推動老年書法事業發展;研究老年書法事業工作規律,保障老年書法群體合法權益;協助做好老年書法展以及文化惠民等相關工作。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白 煦
副秘書長:紀光明
委員名單(15人)
于小山(新疆) 巴 珠(西藏) 石躍峰(山西) 白 煦(中直) 龍 巖(山東)葉耀才(廣東)卡伊納木・加帕爾(新疆)紀光明(廣東) 張偉生(上海) 鄭振華(上海) 孟繁禧(北京) 郭 偉(云南)唐云來(天津) 唐宏雄(寧夏) 魏 哲(遼寧)
(六)青少年工作部
通過青少年書法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探索不同年齡層青少年書法活動規律;協助推進中小學生書法進課堂與“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開展國際青少年書法交流;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潘善助
副秘書長:周庶民 韓清波
委員名單(29人)
王義驊(浙江) 王堂兵(四川) 丘仕坤(解放軍)江 村(西藏) 李雙陽(江蘇) 李良東(江西) 李瑞濤(中直) 肖建科(河北) 吳 勇(貴州) 吳云斌(重慶) 張鴻林(新疆) 陳治元(青海) 武 威(遼寧) 林 峰(浙江) 林 濤(甘肅) 周庶民(重慶) 哈斯喜貴(內蒙古)欒金廣(黑龍江)高 譯(中直)郭永琰(金融) 崔 偉(中直) 崔勇波(中直) 韓清波(山西) 魯圣弟(安徽)童孝鏞(解放軍)雷軾生(江西) 樊子陽(河南) 顏振卿(解放軍)潘善助(上海)
(七)新文藝群體工作部
通過組織相關活動,團結、凝聚新文藝群體書法家,積極為新文藝群體書法家搭建發展平臺;研究當前社會不同領域、不同體制下書法工作者的生存發展情況,建言獻策,提高服務水平。撰寫本領域工作年度發展報告。
秘書長:李宴清
副秘書長:潘繼坦 李 強
委員名單(15人)
王厚孝(內蒙古)王熙權(云南) 田中鶴(西藏) 劉 強(海南) 劉俊京(北京) 孫 峰(兵團) 杜延平(黑龍江)李 強(黑龍江) 李炳筑(青海) 李宴清(遼寧) 邵 巖(山東) 林 爾(江蘇) 康耀仁(福建) 雷 虎(重慶) 潘繼坦(廣西)
十一、新聞出版傳媒委員會
通過新聞出版傳媒平臺,配合協會各方面工作,推動書法事業發展;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積極開展積極向上的書法批評,為當代書法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發揮網絡新媒體傳播平臺的正能量,探索互聯網時代書法傳播方法的創新;撰寫書法新聞出版傳媒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毛國典
副主任:梁永琳 李世俊 王榮生 舟恒劃
秘書長:彭利銘
副秘書長:李 強 胡紫桂
委員名單(36人):
王 平(特邀) 王立翔(上海) 王 薦(遼寧) 王榮生(河南) 毛國典(江西) 石 鋒(廣西) 蘭干武(湖北) 畢 政(吉林) 舟恒劃(湖北) 劉寶靜(貴州) 江 吟(浙江) 李 方(新疆) 李 軼(云南) 李月貴(黑龍江)李世俊(中直) 李純博(中直) 李 強(河南) 楊中良(中直) 張 鵬(中直) 張建平(中直) 張瑞田(中直) 林 陽(中直) 趙海明(中直) 胡志平(黑龍江) 胡紫桂(湖南) 鐘興旺(江西) 袁衛平(天津) 桂 雍(安徽) 容 鐵(中直) 曹玉文(天津) 盛景華(湖南) 梁永琳(中直) 彭利銘(北京) 斯舜威(浙江) 蔡樹農(浙江) 黎 明(甘肅)
十二、女書法家委員會
團結各領域女性書法人才,在學術研究、專業創作、書法教育等方面開展活動,促進我國女書法家群體的整體提升與發展;根據女書法家群體特點,結合文明家風建設等活動,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積極開展婦女書法國際交流活動;保障女書法家群體合法權益;協助、參與中國書協相關工作;撰寫女書法家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孫曉云
副主任:楊 杰 駱芃芃 李 靜 張紅春 胡秋萍
秘書長:李 琳
副秘書長:解小青
委員名單(42人)
王文英(中直) 韋斯琴(安徽) 白 銳(中直) 曲奎萍(遼寧) 任桂子(河北) 劉 陽(重慶) 劉曉霞(河北) 安文麗(甘肅) 許育紅(石油) 孫曉云(江蘇) 孫瑞芝(內蒙古)陰鳳華(山西) 李 靜(上海) 李 琳(遼寧) 李文霞(黑龍江)楊 杰(河南) 楊寶敏(山東) 楊春燕(鐵路) 肖 麗(金融) 吳 瑩(浙江) 吳 萍(湖南) 沈一丹(解放軍)張 芳(甘肅) 張紅春(陜西) 張愛萍(江蘇) 陳 萍(安徽) 陳 黎(新疆) 林玉梅(福建) 胡秋萍(中直) 哈森高娃(內蒙古)修丹(吉林) 駱芃芃(中直) 徐小江(青海) 徐曉玲(寧夏) 徐 燕(江蘇) 郭晉麗(北京) 黃鴻瓊(福建) 崔 磊(新疆) 雍曉燕(中直) 解小青(北京)蔡夢霞(中直) 闞愛萍(江蘇)
十三、國際交流委員會
配合國家總體外交和對外戰略的實施,積極開展國際和港澳臺地區的書法交流,通過書法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互相理解;積極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的交流,密切與各國書法組織的友好往來;協助、參與中國書協對外交流工作;撰寫書法國際交流年度發展報告。
主 任:何奇耶徒
副主任:張 戈 吳 雪 鄭軍健 田伯平
秘書長:王勇平
委員名單(27人)
丁嘉耕(解放軍)王國賢(上海) 王勇平(鐵路) 田伯平(北京) 冉繁英(天津) 白景峰(中直) 劉建新(新疆) 劉曉斌(湖南) 李 鋼(中直) 李 俊(上海) 連家生(澳門) 吳 雪(安徽) 何奇耶徒(內蒙古)沈榮槐(臺灣)張 戈(黑龍江)張 杰(中直) 陳奮武(福建) 陳欽碩(廣東) 周志高(上海) 鄭軍健(廣西)范國強(山東) 章劍華(江蘇) 容浩然(香港) 戚谷華(香港)屠新時(特邀) 程 揚(廣東) 戴家妙(浙江)
中國書法家協會 2017年1月9日